2014年12月29日月曜日

訓読・注釈『鍼灸大成』医案19

  辛未歳、浙撫郭黄厓公祖患大便下血、愈而復作、問其致疾之由。予對曰、心生血、而肝藏之、則脾為之統。『內經』云、飮食自倍、腸胃乃傷、腸癖而下血。是皆前聖之言而可考者。殊不知腸胃本無血、多是痔疾隱於肛門之內、或因飮食過傷、或因勞欲怒氣、觸動痔竅、血隨大便而出。先賢雖有遠血、近血之殊、而實無心肺大腸之分。又有所謂氣虛腸薄、自榮衛滲入者、所感不同、須求其根。於長強穴針二分、灸七壯、內痔一消而血不出。但時値公冗、不暇於針灸、逾數載、陞工部尚書、前疾大作、始知有痔隱於肛門之內、以法調之愈。至己卯復會於汶上云、不發矣。是歳公子箕川公長愛忽患驚風、勢甚危篤、灸中衝、印堂、合谷等穴、各數十壯、方作聲。若依古法而止灸三五壯、豈能得愈。是當量其病勢之輕重而已。

  【倭讀】
辛未の歳、浙撫の郭黄厓公の祖、大便下血を患い、愈ゆるも復た作(おこ)る。其の疾を致すの由を問う。予對(こた)えて曰く「心は血を生じ、而して肝之れを藏し、則ち脾之れが統を為す。内經に云う、飮食自倍すれば、腸胃乃ち傷(やぶ)れ、腸癖して血を下す、と。是れ皆な前聖の言、而して考う可き者なり。殊に腸胃本(もと)より血無きことを知らず。多くは是れ痔疾、肛門の內に隱れ、或いは飮食過傷に因り、或いは勞、欲、怒氣に因り、痔の竅を觸動し、血 大便に隨いて出づ。先賢に遠血近血の殊有りと雖も、而して實に心肺大腸の分無し。又た所謂る氣虛して腸薄く、榮衛自り滲み入る者有り。感ずる所同じからず。須く其の根を求むべし。長強穴に於いて針すること二分、灸すること七壯。內痔一たび消えて血出でず。但だ時に公冗するに値(あ)たり、針灸に暇(いとま)あらず。數載を逾(こ)えて、工部尚書に陞(のぼ)る。前疾大いに作(おこ)る。始めて痔の肛門の內に隱るる有るを知る。法を以て之を調えて愈ゆ。己卯に至りて復た汶上に會す。云う:發せず,と。是の歳、公の子,箕川公の長愛、忽ち驚風を患い、勢い甚だ危篤なり。中衝、印堂、合谷等の穴に灸すること、各おの數十壯にして、方に聲を作す。若し古法に依りて灸すること三五壯に止むれば、豈に能く愈ゆるを得んや。是れ當に其の病勢の輕重を量るのみ。

  【注釋】
○辛未:隆慶5年(1571)。
○浙:浙江省的簡稱。
○撫:巡撫的簡稱。/巡撫:職官名。明代始設,職責為代天子巡視天下。至清朝則以巡撫為省級地方政府的長官,總攬一省的軍事、吏治、刑獄、民政等。
○郭黄厓公:
○祖:用以尊稱父母親的父母。父亲的上一辈。
○大便下血:病證名。《幼科證治準繩》:“大便下血者,是大腸熱結損傷所為也。臟氣既傷,風邪自入,或蓄熱,或積冷,或濕毒積于脾胃,或疳食傷于臟腑,因茲冷熱交擊,疳濕互作,致動血氣,停留于內,凝滯無歸,滲入腸中,故大便下血也。”或因胎中受熱所致。熱者,宜清熱止血,用犀角地黃湯;病后中氣下陷者,宜補氣攝血,用補中益氣湯。
○復:再、又。 ○作:興起、振起。『說文解字』:「作,起也。」 ○致疾:致病。得病。/致:達到。招引﹑延攬。招致。 ○由:原因。 ○對:回答地位高的人所提的問題或接續他們的說話。 ○心生血:《素問·陰陽應象大論》:「肝(木)生筋,筋生心(火)……心生血,血生脾(土)」。 ○肝藏之:肝藏血。 生理學名詞。出《素問·調經論》等篇。指肝具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生理功能。血液化生后貯藏于肝臟,隨人體活動量需要而向機體外周輸布,維持各臟腑功能及全身筋骨運動。《素問·五臟生成》:“故人臥血歸于肝。肝受血而能視,足受血而能步,掌受血而能握,指受血而能攝。”王冰注:“肝藏血,心行之,人動則血運于諸經,人靜則血歸于肝臟,何者?肝主血海故也。”肝不藏血,則會出現血虛、失血證候。 ○脾為之統:脾統血。生理學術語。指脾的主要功能之一。指脾有統攝血液在經脈之中流行,防止逸出脈外的功能。《難經·四十二難》:“(脾)主裹血,溫五臟”;脾主中焦,化生營氣,營行脈中,血由氣攝,脾虛則營氣化生不足,影響統攝血液的功能,容易引起各種出血疾患。 ○內經:醫書名。《黃帝內經》的簡稱。《黃帝內經》包括《素問》和《靈樞經》二書。 ○飮食自倍、腸胃乃傷:『素問』痺論(43)。
○腸癖而下血:『素問』生氣通天論(3)「因而飽食、筋脉横解、腸澼爲痔」。/腸澼:病名。出《素問·通評虛實論》。  ①指痢疾。“澼”指垢膩粘滑似涕似膿的液體。自腸排出,故稱腸澼。《景岳全書》卷二十四:“痢疾一證,即《內經》之腸澼也。”  ②指便血。《古今醫鑒》卷八:“夫腸澼者,大便下血也。”參見痢疾、便血條。 ○前聖:古代圣贤。 ○殊不知: [little imagined;hardly realize]竟不知道。[never dreamt]∶竟没有想到。 ○腸胃:腸和胃。 ○本:本來、原來。 ○痔疾:痔瘡。主要是由於直腸內靜脈血管擴大曲張而成,因發生部位不同,而有內痔與外痔之分。 ○過:太、甚。 ○傷:受傷﹑使受傷。 ○勞:辛勤、疲倦。 ○欲:情慾。同「慾」。 ○怒氣:發怒的氣勢。肝火。[anger;fury;indignation;wrath;rage] 被激怒的情绪。愤怒的情绪。 ○觸動:因接觸而振動。因外界的事物或情景而引發內心的感觸。[stir up sb.'s feelings;move sb.]激起;打动。励起する。動かされる。 ○竅:[hole]穴。孔。 ○先賢:已故的賢哲。[wise men;scholars of the past;the late sage] 已故的有才德的人。 
○遠血:病名。先排便后下血之證。《金匱要略·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并治》:“下血,先便後血,此遠血也。”《景岳全書·雜症謨》謂:“血在便後者,其來遠,遠者或在小腸,或在于胃。”因脾氣虛寒,不能統血所致者,證見血色暗黑,唇淡口和,四肢不溫,舌淡苔白,脈細無力,用黃土湯溫陽健脾,堅陰止血。因陰虛火旺,壯火食氣,脾陰虛而肺氣燥,失其斂攝者,用人參清肺湯。因肝經怒火,肺經憂郁,以致血不藏攝者,用歸脾湯加山梔、麥冬、五味,或丹梔逍遙散加阿膠、桑寄生、地榆。若虛損不足,下血過多,脾氣不固,腎氣不強,面色萎黃,手足厥冷,六脈微弱虛浮者,宜大補肝脾腎三經,用人參養營湯補脾,膠艾四物湯加巴戟、甘草補肝,斷紅丸補腎(見《血證論·便血》)。/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主治一·下血》:“便前为近血,便後为遠血。”
○近血:病名。先下血後排便之症。《金匱要略·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并治》:“下血,先血後便,此近血也。赤小豆當歸散主之。”《景岳全書》卷三十:“血在便前者其來近,近者或在廣腸,或在肛門。”見于腸風、臟毒,詳各條。亦可見于潰瘍性結腸炎,結腸及直腸癌腫或息肉,痔瘡、肛裂等。
○殊:區別。不同的、互異的。 ○所謂氣虛腸薄、自榮衛滲入者:『普濟方』(12)(46):「本方云。腸胃本無血。緣氣虛腸薄。自營衛滲入。」『醫學入門』外集·卷六:雜病用藥賦·便血(十二)「蓋脾胃本無血,緣氣虛腸薄,自榮衛滲入而下」。《本草求真》(公元1769年,清乾隆34年):紅花。……血在糞前者為近血,其血由於大腸;血在糞後者為遠血,其血自於肺胃,由氣虛腸薄,故自滲入而下出也。……蓋血生於心包,藏於肝,屬於衝任,一有外邪內侵,則血滯而不行。/《醫述》(1826年)卷六·杂证汇参·血证「下血由气虚肠薄,故血渗入而下出也。」 ○感:感染,感受。多用于疾病 [infect;be affected by]。
○不同:不一樣。 ○須:應當。 ○長強:經穴名。出《靈樞·經脈》。《千金要方》作長彊。別名氣之陰郄、橛骨、氣郄、為之、骨骶。屬督脈。督脈之絡穴。在尾骨端下,當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。布有尾骨神經后支,肛門神經,肛門動、靜脈分支。主治痔瘡,脫肛,便血,便秘,遺精,遺尿,腹瀉,痢疾,腰背強痛,癲癇,及精神分裂癥,前列腺炎等。緊靠尾骨前面斜刺0.5-1寸。艾炷灸3-7壯;或艾條灸5-15分鐘。 ○内痔:病名。生于肛門齒線以上之痔。《外臺秘要》卷二十六:“許仁則曰:此病有內痔,有外痔,……內痔每便即有血,下血甚者,下血擊地成孔,出血過多,身體無復血色。有痛者,有不痛者。”證見患部有紫紅色塊狀物突出,伴肛門部不適感,常有便血。根據痔核大小,脫出肛外程度,能否還納與還納之難易,可分內痔為三期。如內痔嵌頓,即為嵌頓性內痔。患者經常性便血可見貧血。治宜清熱涼血,滋陰潤燥,疏風利濕之劑。或貧血嚴重者除治以止血之劑外,宜補氣血之品。參見痔條。 ○一:一次。一经 [once;in case]。 ○但:不過、可是。 ○時:偶爾。現在或過去的某一時候。某一时刻。 ○値:值。面對。遇到,碰上 [happen to]。 ○冗:繁忙 [busy]。 ○不暇:[be too busy;have no time]來不及,沒有時間。 ○逾:越過、超過。經歷、經過。 ○載:量詞。計算時間的單位。相當於「年」。 ○陞:同「升」。 ○工部:古代負責營造工作的官署,為六部之一。汉 代有民曹, 魏 晋 有左民、起部, 隋 唐 因 北周 工部旧名总设工部,为六部之一,掌管各项工程、工匠、屯田、水利、交通等政令,长官为工部尚书。历代相沿不改。 清 末改为农工商部。 ○尚書:職官名。秦置,隸屬少府,掌殿內文書。漢成帝時設尚書員,掌群臣奏章。隋、唐設尚書省,以左右僕射分管六部。明洪武十三年廢中書省,以六部尚書分掌政務。清末併六部,改尚書為大臣。执掌文书奏章。作为官名,始置于战国时,或称“掌书”。秦为少府属官,汉武帝提高皇权,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,地位逐渐重要。后各朝均有设置,清代相沿不改。 
○己卯:万暦7年(1579)。
○會:相見、見面。
○汶:汶水。河川名:(1) 位於大陸地區山東省,源出萊蕪縣東北的原山,經泰安縣東,至東平縣注入東平湖。(2) 位於大陸地區山東省,源出費縣東境,向東南流,注入沂水。(3) 位於大陸地區山東省,源自安邱縣北的沂山百崖。下流入濰河。(4) 位於苗栗縣大湖鄉北,入大湖溪。為後龍溪的支流之一。/在中国山东省。亦称“大汶河”。
○上:物體的表面、高處或邊側。方位词,边,畔 [side]。
○公子:郭黄厓公の子。
○箕川公:
○長:排行第一。 ○愛:對別人女兒的敬稱。通「嬡」。如:「令愛」。 ○驚風:兒科常見病證。唐以前將本病歸入癇證,至宋《太平圣惠方》始定名驚風。即驚厥。臨床以四肢抽搐或意識不清為主要特征。引起驚風的原因較多,一般分為急驚風和慢驚風兩大類。以熱性、急性病引起的急驚風尤為多見,如小兒肺炎、中毒性痢疾、流行性乙型腦炎等病,如持續高燒不退,均可出現驚風。這與有些慢性病在后期因虛損而出現的慢驚風,有虛實之分。古代有的醫書如《寓意草》、《溫病條辨·解兒難》、《幼幼集成》等則稱痙病。近代習慣上將痙厥出現于成人的稱痙病,出現于幼兒的稱驚風。治療以鎮驚化痰、安神定志為大法。詳見急驚風、慢驚風條。 ○中衝:出《靈樞·本輸》。屬手厥陰心包經。井(木)穴。在手中指末節尖端中央。一說在中指橈側指甲角旁約0.1寸處(《針灸甲乙經》)。布有正中神經的指掌固有神經和指掌側固有動、靜脈所形成的動、靜脈網。主治中風昏迷,熱病心煩,身熱如火,舌強不語,暈厥,頭痛,心痛,中暑,驚風等。 ○印堂:出《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》。印堂穴在額部,當兩眉頭之中間。布有滑車上神經的瞼上支,兩側有額內側動、靜脈分支。主治頭痛、眩暈、感冒、目痛,鼻衄,失眠,小兒急、慢驚風,產后血暈,以及鼻炎,高血壓等。 ○合谷:出《靈樞·本輸》。別名虎口。屬手陽明大腸經。原穴。在手背,第1、2掌骨間,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。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,放在另一手拇、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,當拇指尖下是穴。而有橈神經淺支,深部有正中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,并有手背靜脈網,近側為橈動脈從手背穿向手掌之處。主治發熱,頭痛,目赤腫痛,鼻衄,血淵,咽喉腫痛,齒痛,耳聾,面腫,口眼斜,中風口噤,熱病無汗,多汗,消渴,黃疸,痛經,經閉,滯產,腹痛,消化不良,痢疾,便秘,癮疹,丹毒,疔瘡,臂痛,及流行性感冒,急性扁桃體炎,流行性腮腺炎,三叉神經痛,癔病,神經衰弱,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等。 ○病勢:疾病發展和演化的趨勢或趨向。(1)疾病發展的緩急之勢。一般外感病、陽證病勢較急;內傷病,陰證病勢較緩。外感病中的溫熱病,特別是疫病發展快,而寒.濕病較慢。(2)疾病的演變之勢,包括疾病的病程和分期。如《傷寒論》將外感病分為六個病期,用六經來表示病期和發展趨勢,并用循經傳、越經傳,兩感等概括其傳變規律。溫病學派用衛氣營血和三焦來表示溫熱、濕溫病的演變規律。內傷病按五行生克乘侮關系相互影響傳變,如肝病傳脾、腎水侮脾土等。(3)病證動態之勢。如脾氣下陷、胃氣不降、陽氣欲脫、疹毒內攻、風寒入里等病機所表現出的向下、向上,向外,向內等動態之勢。

0 件のコメント:

コメントを投稿